
叶绍文
马来西亚相声社副社长
马六甲多媒体大学相声班导师
“希望通过连续3年的<相声希望工程>播种与推广活动, 可以看到有更多的校内或州际比赛应运而生; 更希望现有的全国性相声比赛水准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整体性提高.”
采访: 于峰
文字整理: 于峰
声音剪辑: 宋鹏峰
他是马来西亚相声社的副社长, 为人正直勤恳, 尽职尽责; 对相声表演事业有一股执着的热情与坚持. 拥有艺德特质和老实的形象作风, 使得他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他积极的投身舞台的演出, 经常随着相声社南下北上的进行全国巡回演出. 目前,他是马六甲多媒体大学的相声班导师, 着重于相声的教学, 为马来西亚相声界发掘后起之秀.
相声带给人们教育性的启发
自中学时期就开始接触相声的他, 至今已有10余年参与相声演出的经验了, 一路走来, 他获得了很多奖项. 能说能唱, 憨直幽默的演绎方式深受观众的喜爱. 对于相声舞台表演, 他有着自己的见解: “欢笑是相声表面上带给观众的一个享受, 而更重要的还是相声带给人们教育性的启发. 相声是寓教于笑, 雅俗共赏的; 在笑声中传达给观众人生的道理, 相声带有警惕性和教育性.”
最喜欢马季老师的表演
原来他与马季老师还有一段不未人知的缘份. 他回忆到在接触相声之初, 他就非常喜欢听马季老师的相声段子, 在他上中学的那个时代,能够获得一张相声卡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他对卡带中马季老师的相声段子可说是百听不厌,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他有幸在舞台下亲眼看到了马季老师来马的演出, 这对他来说真是一个天赐良机. 就这样, 相声逐渐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兴致勃勃的补充说, “马季老师的相声段子我都爱!”
在为相声艺术播种和推广的道路上, 会出现很多的惊喜
相声表演艺术在马来西亚传播至今已经有好多个年头了, 对他来说, 相声走出城市, 下乡演出使他感受到了更多的收获和惊喜. 就在去年结束的 <大马台北笑星夜> 全国巡回演出活动使他有机会将相声演出的舞台延伸到远离大城市的小镇, 意料当中的事情是基本上全部来观看演出的人都不知道相声是什么, 但也出乎意料的是观众们在听完相声之后都喜欢上了相声, 演出的反映相当得好.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们在为相声艺术播种和推广的道路上, 走得并不轻松, 但是一直走过来, 已经在全国很多城镇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还要继续的走下去, 因为我们相信在这条慢长的道路上, 会出现很多的惊喜.”
一定要保持教学的水准和一致性
作为马来西亚相声社的副社长, 他的大部分工作都侧重于舞台的演出和教学. 当问到他<相声希望工程>进入全国独中开展讲演会时, 他的反映要用蓄势待发来形容才最恰当. 毕竟舞台演出和教学是他所热衷的. 不过, 对于如何播种, 如何讲课, 他到是有一番的侧重, 我猜想应该是他担任相声班导师的职业所悟吧. 他强调说: “ 相声希望工程是一件造福子孙的好事, 但是我更看重在 ‘播种’ 讲课的过程中, 一定要保持教学的水准和一致性. 这是非常关键的!” 他很认真的解释到: “ 就目前社内的情况来看, 我们没有全职的相声老师, 所以要在3年的时间里, 对全国的独中生进行讲课和启蒙工作, 任务是繁重的, 而且人力上也是问题, 只可以几位老师轮流的讲课. 但是这样一来, 对于所传授知识的一致性和讲课内容的大纲要求就要有一个很好的统一, 以及事先的老师培训和协调都是很必要的, 从而确保传播到每所独中的相声知识都是保持同等的高标准和水平.”
希望通过连续3年的 <相声希望工程>, 可以看到有更多的比赛应运而生
相声希望工程是一个跨年度的大型工程, 如何来检测所取得的成果有多少呢? 他表示说: 希望通过连续3年的<相声希望工程>播种与推广活动, 可以看到更多的校内和州际比赛应运而生, 进而通过比赛来检测学生们对相声知识吸收和领悟的程度.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比赛更好的宣扬相声艺术; 我们也更希望现有的全国性相声比赛水准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整体性提高.”
有欢笑, 有感动, 有朝气.
对于相声社网站的成功启动, 他祝福到: “希望马来西亚相声社网站, 能够像我们相声社的演员带给大家的相声一样, 有欢笑, 有感动, 有朝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