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4日星期二

本期人物专访 - 陈庆升




a
陈庆升

台北曲艺团演员
淡江大学机械系毕
台大说唱艺术社指老师

承大陆名相声演员陈涌泉先生。擅相声、编剧。曾任兰陵剧坊演员、台视「强棒出击」编剧。着有相声剧本「祸从口出」、「意外之外」、「吸毒传奇」等十数段。为著名电视广告演员,闲暇以“扬尘风”为笔名从事小说创作。现任台湾大学说唱社指导老师。
a
“马”代表马来西亚相声社, “陈”代表陈庆升
a
马: 您好!您曾经在《大马台北笑星夜》全国巡回相声大汇演时多次和本地年青相声演员们搭档。对于我们社内的几位年青相声演员,有什么良言忠告吗?
a
陈: 年青演员共同缺点是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相声是逗乐的,自己不乐,怎么能让观众乐?演员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相信自己。你要先相信自己可以把观众 逗乐,上台放开来玩,玩出乐趣来,观众自然就乐了。虽然马来西亚使用华文的环境不如大陆和台湾那么好,但“乐”是一种感觉,不完全受制于语言。 “谈礼仪”有一大段话像是用马来语吧?那段话一再重复,到后来,连我这个不懂马来语的人都觉得好笑,也被逗乐了。

马: 您是台大说唱艺术社的指导老师,指导了不少的学生。请问您觉得学习相声时最困难的是什么?
a
陈: 相声是生活化的表演,要求自然不做作。但是百分之百生活化又缺少表演的感觉,很难吸引观众,所以还是须要一点适度的夸张,这种恰到好处的夸张就是 相声味的精髓。但适度夸张与自然生活化之间的尺寸很难拿捏。多一分太腻,少一分没味。很多学生为了表演效果,往往把相声演得好像演讲或是诗歌朗诵,就是掌 握不到相声味。什么是相声味?很难具体说明,只能靠多多观赏前辈演出去慢慢体会。


马: 请问您是如何解读相声这门舞台演出的?这门艺术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
a
陈: 大家都知道相声是笑的艺术,是语言的艺术。相声就是靠语言把观众逗乐。说话速度稍微快一点不行,稍微慢一点也不行,音调高一点不行,音调低一点也 不行。即使是一个虚字感叹词例如“欸”、“嗨”的快慢高低都有很大学问。有时候同样一句台词,可以用高兴语气的说,也可以用生气的语气说,两者都对,但效 果不一样。这是语言的乐趣,也是语言的魅力。一个好的相声演员,绝不可能一个段子演了一百遍,一百遍都一模一样,就像放CD对嘴。如果相声可以对嘴,那就 不是相声了。

马: 马来西亚相声社,在您的眼里是一个怎样的团体?
a
陈: 热情,有活力。年青演员非常好学,肯受教,但缺乏自信。习惯于熟悉的表演,对于尝试改变会感到不安。所以我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强调要有自信。不要怕,这次演不好,下次改进。又不会砍头,怕什么呢?

马: 您多次参与《大马台北笑星夜》全国巡回相声大汇演,请问您对马来西亚的相声有什么感想?
a
陈:我只参加过一次,没有“多次”啊!哈哈!我觉得马来西亚渐渐走出自己的特色,展现出属于马来西亚的文化风格。几段自创相声作品都很棒,不只有趣, 而且反映马来西亚民情。透过这几段相声,让我对马来西亚有更多了解。经由台下观众的反应,我确信这些相声内容真的说出观众心声,深深打动他们的心。能让观 众开怀大笑,又能感动观众,这就是好的相声!



没有评论: